公司参建的全国首个“风光火储一体化”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——“陇电入鲁”工程竣工投产 |
|
|
|
5月8日,由公司参建的全国首个“风光火储一体化”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——陇东至山东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(简称“陇电入鲁”工程),它是我国首个一次性全容量投产的特高压直流工程,还是首个应用国家“1025”专项攻关成果突破特高压“卡脖子”技术的示范工程。 “陇电入鲁”工程是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的重点项目,也是甘肃第二条“西电东送”特高压通道。工程起于甘肃省庆阳市庆阳换流站,途经陕西、山西、河北,止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换流站,线路采用了±800千伏额定电压、800万千瓦额定容量的“双八百”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,可在0.003秒内由庆阳换流站瞬间送至数千里之外的东平换流站,输电距离达915公里,有力地实现了能源电力跨区域大范围优化配置,每年可向山东输送电量达360亿千瓦时,可满足超10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,其中50%是绿电,将有力支撑全省电力保供和能源转型,有效地缓解了华北地区能源短缺与西部资源富集的矛盾,为我国“西电东送”战略再添新通道。” 在整条线路中,公司参建的东平换流站于2023年10月开始土建施工,年内相继完成极1低端换流变筏板基础、极2低端换流变筏板基础、3号继电器室承台基础短柱浇筑等; 2024年4月主控楼提前28天实现顺利封顶、极1低端防火墙主体结构相继完成,5月极1低端阀厅钢结构开始吊装、6月极2高端防火墙主体完成、双极低端阀厅钢结构顺利完成吊装;9月极2高端阀厅钢结构主体施工完成; 2025年2月实现500千伏交流系统一次充电成功;3月相继完成1号、2号调相机并网、24台换流变全部一次充电成功;4月双极四换流器全部一次直流解锁成功,5月8日工程成功竣工投产。 历经2年克难奋进,从陇东塬上到齐鲁大地,打造出一条蜿蜒千里、横亘东西的能源大通道,书写出中国特高压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 在建设期间,项目团队以公司高质量发展为导向,以施工现场为创新平台,深度挖掘技术成果,形成多项技术突破与荣誉:一是技术创新成果,立项科技课题7项,其中“数字测量技术与创新模架体系在特高压换流站精细化施工中的应用”、“基于北斗技术的特高压换流站精细化施工工法”和“特高压换流站防火墙钢制模架体系施工技术创新”3项科技成果荣获上海市科技创新奖和先进操作法等称号;二是知识产权布局,累计申报专利17项(含发明专利6项),省部级QC小组活动成果4项(2项已通过发布);三是行业认可,形成专业技术论文7篇。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施工效率与质量提升,形成特高压工程建设的标准化、智能化经验,为后续同类项目提供技术支撑。 “陇电入鲁”工程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实践,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、落实“双碳”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。该工程通过将甘肃清洁能源输送至山东,开辟了“外电入鲁”新通道,既促进甘肃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可带动装备制造、新材料等产业链协同发展,创造超2万个就业岗位、拉动超500亿元投资,助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;又为山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动能,增强电力保障能力。作为东西部协作的“黄金纽带”,工程实现甘肃与山东优势互补——西部能源支撑东部发展,东部技术反哺西部建设,共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。同时,作为甘肃第二条“西电东送”特高压通道,其建成显著提升了甘肃在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中的地位,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、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。 |
|
|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